政策与监督从严(药监与税控),同业竞争加剧,企业检测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经营不善、销售渠道不畅,转型升级滞后,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一家 " />

您好,欢迎来到珍药材!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导航

全国多家中药饮片厂转让,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摘要:,还有很多饮片厂也有这个意愿,但是碍于种种原因,并未公开刊登转让信息。 谈及这些中药饮片厂转让的原因,丁先生说,政策与监督从严(药监与税控),同业竞争加剧,企业检测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经营不善、销售渠道不畅,转型升级滞后,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一家

“园区40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饮片厂认证楼6000平方,仓库及可用于认证的车间有5000多平方……公司报批生产品种300多个。”这是广东一家中药饮片厂在某健康产业产权变更网站展示的转让信息。在该网站上,类似的转让信息还有很多,来自广东、江苏、河北等地的中药饮片厂都在寻求转让。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饮片因其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所具有的明显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认可。然而,在与业内人士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一大批中药饮片厂正在“卖身。”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1年以来,全国多家中药饮片厂发布转让消息。饮片厂为何纷纷转让?这背后有哪些原因?他们又该如何逆风翻盘?


 

一批中药饮片厂开始“卖身”

在某健康产业产权变更网站上,多家中药饮片厂都在寻求转让,某产权变更网站图

“最近两年,想要转让的中药饮片厂有所增多。”业内人士丁先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健康产业产权交易网站上能够看到一些转让信息,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饮片厂也有这个意愿,但是碍于种种原因,并未公开刊登转让信息。

谈及这些中药饮片厂转让的原因,丁先生说,政策与监督从严(药监与税控),同业竞争加剧,企业检测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经营不善、销售渠道不畅,转型升级滞后,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一家中药饮片厂难以为继。“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一家饮片厂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是多重问题的叠加。”

从转让的中药饮片厂来看,体量相对较小,生产企业选择产地而建,整体上规模小、地域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中药饮片厂该如何逆风翻盘?

近年来,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据今年2月刊发在《中草药》杂志上的《我国中药饮片产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截至2020年8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认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125家,产业集中度低,行业龙头企业康美药业市场份额也仅为 2%~3%。现常用中药饮片500~600 个品种,无论企业大小都有生产。

 

工人使用建刀切制白芍饮片。新华网吴国龙图

谈及一批中医药饮片厂选择“卖身”,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饮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在这期间,一批不具备相应实力的饮片厂仓促上马,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专业知识,经营出现困难。对于这些厂而言,转让或许是他们不错的选择。

金世明接着说,除了这类饮片厂,当然还有一大批历史悠久、质量可靠、经验丰富的老厂。对他们而言,一部分经营得不错,前景广阔,一部分同样面临不少问题。对于后者而言,困难主要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生产环节质量难把控,经营管理转型难推进,销售流通渠道被挤压,监管环节优化难落实。

“中医药政策整体向好,中药饮片行业亟待加速转型。”金世明称,一方面,中药饮片产业要努力解决制约中药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实现该产业从快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另一方面,政策层面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助力中药饮片行业健康转型升级。例如,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的流通和使用,加强和完善中药饮片法规标准体系,创新中药饮片监管理念等等。

发布者: 珍药材   点击数:621   发布时间: 2022-08-31 16:12:59   更新时间: 2022-08-31 16:12:59